2021 年的 2月,徠卡發佈了他們 APO 定焦鏡系列的第五顆鏡頭,28mm 的 Summicron F2 定焦鏡,這也是我測試這一系列的第三顆鏡頭。一般來說,我測試的鏡頭都是我擁有的,但這顆是借來測試的,因為我本身已經有兩顆 28mm 的徠卡鏡頭了,Summilux-M 28/1.4 與 Leica Q2 Summilux 28/1.7,所以我購買時會跳過這個焦段就好像我跳過 APO Summicron-SL 50/2 一樣。
徠卡 L-mount 的定焦鏡系列,在光學品質上無疑的都是目前市面上的頂標,我的測試一如即往,都是戶外實拍測試,不特別對邊角失光、變形這種各廠可以輕易用軟體校正回來的東西多著墨。這次測試遇到最大的困難其實是天氣與空氣的因素,這兩大重點會直接影響畫質的呈現…但就這樣吧。
我們先從這顆鏡頭所發佈的 MTF 來看。只能說真的很厲害…當然 MTF 不代表全部。光圈全開時的解相力非常驚人,應該是目前全幅 28mm之最,Zeiss Otus 28/1.4 要達到這種程度要縮光圈至 f4。雖然外 2/3 圈都有散光,但以一個小廣角來說,很不簡單了,而且還要故意控制鏡頭大小重量與其他焦段的一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實測是否真的如此驚人!
既然我手上有三顆徠卡不同接口的 28mm 鏡頭,自然就想來比較看看三者的差別。所以我都不使用轉接,Summilux-M 28/1.4 就接在 M10-R 上,三者剛好都有 ISO100 的選項,只有 M10-R 的畫素小了一點點。因為三者的測光系統還是有一點差別,所以就算我已經選了一個大陰天光線不太會變化的場景,但三者的快門還是會不一樣。我都將曝光做到了 ETTR,讓畫質都是最佳狀況,也上了腳架,希望能得到最小的變異性。
我們不看中央解相力,以三者的優秀的程度還故意去區分已沒有什麼意義,當然 28APO 還是最好的。上面三張圖是從場景的中央下方裁切放大 200%,看看高光處的色差修正,三者有什麼差別。雖然我沒有勾選移除色差,但不能排除 Q2 已自動寫入 profiles 中。三張都是在 f2 的時候所拍,可以看到只有 Summilux-M 28/1.4 帶有輕微紫邊,當你勾選移除色差時,這種程度的紫邊就不見了,同時你也可以發現,三者的解相力是 28APO > Q2 > 28lux。這種結果一點也不意外,而且或許這種程度的差別,你還不是太有感覺。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以上三張是場景的右下角裁切放大200%,這時候 28APO 的解相力就會超越面前兩者非常非常的多。你看看邊角的細節,這種程度才真的是可以稱之為光圈全開下 “高銳利度與解相力,從中央維持到邊角”。對許多鏡頭來說,這只是廣告詞,根本辦不到的!
我們再看一下另一個例子,像上圖,在這種距離下,你可以當成對焦在無限遠,景深不是問題時,光圈全開的時候,是否像徠卡官方所說的,在 f2 時已可以得到最大解相力與銳利度。
看來徠卡並不是在吹牛的,這系列的鏡頭都維持著這種特性,當光圈全開時,你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畫質了,縮光圈只是為了景深。這表示,在同樣的拍攝條件下,比起其他廠牌的鏡頭,你可以使用最低的 ISO與最快的快門,從而得到最好的畫質。
上面兩張圖,就算我放大至 200%,並不會發現兩者有什麼實質上的差別,但一張是用 f2 拍的,一張是 f5.6 所拍,兩者使用的快門差別就非常的大了!所以這時如果有一台腳踏車經過,你想要讓它入鏡,這時候的優勢就會明顯的出來,在不影響後面建築的解相力前提下,在 f2時你更有機會可以凍結那台腳踏車。
若你的場景離你沒有這麼遠,那這時你就要考慮到景深的問題。有時候縮那一點光圈常常無法達到你要的景深,但因為鏡頭的高解相力、銳利度與高畫素 CMOS 的加成下,在縮圖後,其實景深的問題並沒有這麼大,我們的眼睛通常會被騙過去。上圖一樣是 f2 時所拍,若不放大來看,感覺整張圖都非常的銳利與充滿著細節。
若你縮一下光圈,利用 hyperfocal distance 的觀念去對焦,景深與立體感的創造也可以很驚人的。上圖的五顆樹幹的空間感是很棒的,樹皮上的紋路是很鮮明的。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這顆鏡頭的抗耀光能力。從上面兩張圖可以得知,無論你縮不縮光圈,對於抗耀光能力一點影響都沒有,一樣都是極為優秀!
拍了這麼多張的照片,這是其中唯一一張出現光斑的照片,我不確定是因為光線特定的入射角還是因為鏡頭 UV 保護鏡的關係。有時候,這些現像是 UV 鏡造成的,但因為這是借來的鏡頭,所以我還是全程使用著。
但上面這張對著太陽直接拍攝的照片就完全沒有耀光/光斑的產生,我也有 f2.0 的照片,一樣沒有。這也是我印像中對著太陽直接拍攝的場景下,最乾淨的照片之一。對於畫面顏色的保留與影響其實不大,在軟體中可以輕易的恢復。縮光圈是因為我對景深的需求,有沒有發現畫面中下方的 “0500-2400” 這一排數字好像浮起來一樣!由此可見這支APO 鏡對這種細節的紀錄有多真實與仔細。
看看太陽與地面的反光…這就是徠卡新一代 APO 鏡的實力。如果大家有下載我的 Leica Book Vol.2,其中我就有提到如何在風景照時消除耀光、光斑的技巧,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小技巧或許越來越不需要了!
你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得到很乾淨的照片,而不用去害怕耀光的問題。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徠卡 APO 鏡對色差修正的能力。不同波長的光經由鏡片的折射無法同樣聚集在 CMOS 上的同一點,造成了所謂的色差,簡單來說是這樣。會實際影響在我們成像上的,最常見的就是在高光處所產生的紫邊與綠邊。當這種情況嚴重時,照片不用放大也可以被查覺,就會覺得照片的雜色很多,整體畫面不夠純淨,物體邊緣不夠銳利。這種情況,大多數鏡頭縮光圈可以改善,但不一定能完全改善,同時間,光圈縮得太小,會影響畫質。這是為什麼會有 “APO” 鏡頭的產生,就是為了要解決這些問題,提升畫質。
上圖這種場景,陽光直接打在建築物的白牆上,加上許多的玻璃與金屬欄桿,對任何一顆鏡頭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沒有開啟”色差修正”選項,已經是這種實力了!我覺得這種色差修正已經很完美了,只有一個小地方,應該是通氣口的金屬網上有一點點雜色,但我實在不確定那個是不是摩爾紋造成的。
我用直幅的再放大一遍來看同個場景,這種色差修正的實力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請記得,這是 200% 放大,所以一般我們觀看圖片時的大小,你跟本直接可以忽視有色差這件事。
請記得這是 28mm 小廣角,能辦到這種程度真的不簡單。鏡頭越廣,設計難度越高,特別是你要維持著邊角解相力、完美的色差修正、立體感與同樣的體積重量。
在城市中,特別是夏天,充滿著各種建築物金屬的反光、反射、高光,APO 是你唯一的解決方法,你是避不開這些情況的。
上圖又是個很好例子,f5.6 所營造的景深並沒有減少任何的立體感,高光處、反光處色澤的保留、從前景甚至到玻璃中反射物細節的描繪都是很恐怖的。可以這麼說,目前這個鏡頭的實力已被現有的 CMOS 限制了。
這顆鏡頭我們接下來再看一些相對比較不重要的點…對焦速度。對焦速度對資深徠卡用戶來說真的不是太重要,已經吵了這麼多年了,我們早已發展出自己增加對焦速度的技巧。這顆鏡頭的對焦速度其實是非常快的,只是似乎都卡在機身的對焦系統上,但就街拍來說,已經很夠用了。
基本上,好好構圖、好好的拍,這顆鏡頭對焦速度已經非常足夠了,不要忘了這是小廣角,同樣光圈下景深本來就標準鏡來得足,所以並不需要超快的對焦速度。有些人會覺得,在匆忙抓拍時的對焦速度永遠跟不上,所以一直覺得是鏡頭的對焦慢,其實不是的。真正的抓拍,你會連鏡頭對焦的時間都沒有,你一邊構圖時就會一邊按下快門了。所以真實情況是,你構圖與對焦點的畫面剛在腦海中出現時,手指已按下快門,所以,對焦再快的鏡頭與自動對焦系統都是跟不上的,不是鏡頭的問題。這時只有手動對焦鏡配合足夠的光圈與在泛焦不需要對焦下,才有辦法拍下,這才叫抓拍…
忽然出現的小孩,按下快門還是來得及的…
等待著目標走入高光處,再對焦。這種簡單的場景還是來得及的。
如果你大多數是拍這種散步的人們,對焦,我想是完全沒有難度的。只是 SL2 加上體積已經不算大的 APO 定焦鏡,用來街拍還是會遇到不少阻力,大家都會閃開,比起 Leica M 來說真的差很大。基本上我用 M 機拍照,一整天下來只有一兩個人會閃開。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這顆鏡頭整體成像的感覺,立體感的呈現。一顆鏡頭成像的感覺,有些人稱它為”drawing”,就好像畫畫一樣。你用每一顆鏡頭”畫”出來的感覺是會有一點不一樣的,無論是顏色、micro contrast、邊角失光甚至其他的光學缺陷等,都是”畫”這幅照片不可或缺的原素。所以喜歡一顆鏡頭的 drawing,不一定是喜歡它的優點,你也可以喜歡它的缺點,這是很主觀的事,所以並沒所謂的對錯。
上圖是光圈縮至 f5.6 時的照片,因為前面兩顆樹離我比較近,我需要一點景深,所以對焦到少二顆樹上,讓整張照片看起來似乎都在景深內。是的,就算你放大至 100% 檢視也會這麼覺得,要放大至 200% 才會發現其實第一顆樹還是有點不準焦。我利用了這顆鏡頭從中央到邊角都有很強的解相力來辦到這件事。以成像來說,這兩顆樹與後面的中正紀念堂之間的空間感是很強烈的,我不需要用散景的虛化來創造出位置相對感,這就是頂級鏡頭的立體感。
所以我在看一顆鏡頭的立體感時,我常常會縮到各種不同的光圈來試試看,這種空間感是不會因為景深的增加而遞減的,有時反而會增加。
上圖我雖然利用了光影、顏色的分層,但蘋果旗艦店的屋簷還是好像要突出螢幕一樣,這是 f5.6 的照片。
其實,以 drawing 來說,Summilux-M 28/1.4 的美感並不輸 28APO,特別是在 f5.6時,有一些缺陷反而為畫面增加了一些特色。但若你要求的是完美…大概只能選擇 APO 了。的確,APO 會為你在許多場景省下不少的麻煩事,讓你的在後製時更加輕鬆。
讓我們再看看不同光線場景下這顆鏡頭的表現。看看上圖金屬質感的表現與牆上反光的質感。
看看如何讓一個基本上就是平面的場景看起來不這麼的平…這很難辦到。
看看在光線比較平的時候的表現…上圖是在中午一點多的時候所拍,光線沒有什麼方向性。
用這顆鏡頭我可以很放心的把主角放在畫面邊角,Summilux 說真的就不行了。
用光圈全開來創造立體感?太簡單了…
這種空間感的創造,在光圈全開下,真的很太容易辦到了,你完全只需要考慮景深這個問題而已。
最後,就來看一下有許多人會關心的散景問題。我故意選擇了後方有線條的背景,在最近對焦距離、最大光圈下,理論上可以得到最虛化的散景。Bokeh…不同的表現只有好惡問題,沒有好壞問題,大家心裡都有把尺,我就不評論了。
光圈縮到 f5.6,背景一樣是比較複雜的,大家看看這種散景自己喜不喜歡囉…
我本身很少去看散景如何,因為我常拍的照片,每個細節都很重要,如上圖,下面的行人很重要,與上面天橋行人的影子一樣重要,我不會故意去看 defocus area 有多奶油。
我比較注重畫面中能引起觀看人的想像與聯想的元素,這女孩會不會抬起頭來看那位男孩,他們眼神會不會交會,還是只會像一般大城市中來來往往無緣的人們,冷漠的交錯而去,從此再也見不到了…我會注意到牆角反射的建築,我會注意到暗部名牌店的招牌,但我不會注意前景 defocus area 有多 creamy…
在結束這篇測試文前,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Leica SL APO 鏡可以讓你拍出十分乾淨、立體、銳利、解相立高的照片,但前提是,你需要先有那個環境條件,你需要好的光線與空氣,這才是最重要的。以上圖這種空氣條件與光線,不管你用不用 APO 鏡去拍,大概都不會太吸引人…雖然那種空間感還是被拍出來了。
總結:
這顆是我目前用過,我也相信是全幅機中最好的 28mm 鏡頭。
色差修正完美,幾乎無耀光問題
成像立體感佳、發色純淨自然,銳利度與解相力都是標桿
對焦速度頗快,比 Q2 快上許多
少了一些光學缺陷上的吸引力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