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新冠肺炎的紛紛擾擾,打斷了許多遊客的興致,我也終於選擇在色彩最豐富的秋季,來到了闊別五年的京都。
背包中,裝入了第二次帶出國的 Hasselblad X2D-100c與三顆定焦鏡頭:XCD 21/4、XCD 38/2.5V & XCD65/2.8。CPL 帶了一片,腳架就不帶了,理由是京都的賞楓名所幾乎都是不准架腳架的,使用率太低,就不再增加重量了。2023年的11月25日,搭了長榮航空,早上 6:30 a.m. 桃園出發,在日本時間 10:00 a.m. 就到關西機場了。以前沒有在嵐山住宿過,所以這次選擇在關西機場直接搭計程車到嵐山,在這兒住上一晚。紅葉季的嵐山,是一年當中人潮最盛的時候,加上交通管制,從機場花了二個多小時才能抵達在嵐山住宿的飯店。寄放了行李,背上背包,將外套拉鏈拉上,踏出飯店,開始了這次的京都紅葉之旅。
踏出飯店,才下午一點半,天色陰暗,冷風撲面,但這時冷的不是身體而是心。風景攝影拍的是什麼?就是光與影。少了有方向性的光線,會讓拍攝難度增加一百倍,這時考驗的不只是拍攝功力,還有心智的堅強度與出遊的哲學。當天的日落時間是 16:47,在山中會更快感受到天色變暗,是的,我出遊都會查當地的日出與日落時間,這是習慣與完整的行前準備工作之一。所以如果一直沒有可用的光線,當天的收獲就會是零,這是你每天都要承擔的風險之一。在想無可想之下,照著計劃走,買票進宝厳院。逛到一半,忽然間風雲變色,一場及時雨將天幕打開,陽光的透入宣告著你按下快門的時機已開啟。拍攝楓葉,我會盡量選擇逆光拍攝,才能有透亮感,順光與逆光的感覺不一樣,接下來,大家會看到不同光線下拍攝紅葉所產生出來的感覺。
要不要讓陽光直接在你的畫面中出現,構圖與氛圍是首要考量。但你讓它出現了,自然會面對到幾個問題,鏡頭產生的光斑、耀光與相機 CMOS 寬容度的要求。要了解你本身相機 CMOS 的寬容度,特別是暗部。要怎麼了解?很簡單,多拍多後製就知道了,除此以外別無他法。相機廠商只會跟你說這片 CMOS 例如有14級的DR,但你真的拍照時怎麼會知道這個畫面你所選的曝光條件是否超越了14級?這只能用經驗來告訴你。一般來說,你不需要去管太陽本身的曝光,因為那是一定過曝,你只要注意到你要的主體是否過曝,在這種需要超高 DR 的場景,你必需有所取捨,我會選擇放棄暗部,因為人眼都是會被光所吸引的。上面兩張圖都是同一個場景,有沒有把陽光放進畫面中,影響了亮部色彩的飽和度與暗度的細節。但的確拍出來氛圍是不一樣的,就看你想要的是什麼了。
下張圖是我在宝厳院拍的最重要的一張照片,雖然沒有帶腳架,但靠著相機本身的 IBIS、手持相機的姿勢、停止呼吸等技巧,在固定 ISO、光圈下,讓相機自動三連拍,拍出±2EV一共三張不同曝光值的照片。在後製時,我只挑選出兩張照片來疊圖,一張是天空正確曝光的,一張是主體正確曝光的照片。用越少的圖,在後製上的難度就越低。在拍攝時,你會發現,在用人眼看的時候,背景後面是有藍天的,雖然只有一小塊,但就是有。當你用相機單張拍攝時,為了主體的曝光度,天空一定會過曝的,當然那只是很小一塊的區域,或許跟本不會被人重視,但為了追求盡量達到紀錄人眼當時所見場景的目的,才有了這個曝光合成的技巧。照這種推理,那畫面最暗的部份也一樣可以依法泡製。是沒有錯…但這就是剛學習的新手會犯的錯誤。這樣做會讓畫面變得極不自然,會很假。為什麼?因為即使是人眼在當場看到這種場景,我們的腦袋是會被亮部所吸引的,所以你的腦海中的印像會是像我下圖所表現的。如果在現場,你眼睛一直盯著畫面中的暗處看,因為人眼的寬容度非常的高,所以可以看到暗處非常小的細節,但這時的腦海中也會只剩下暗部的場景了,而不是整體畫面的感覺。所以我建議在這種曝光疊圖時,在暗部要手下留情,你就會發現畫面會更加的自然。
離開宝厳院…
從宝厳院出來後,就登高,步行至龜山地區展望台,從高處看看保津川的景色。這時天氣一變再變,陽光時有時無,所以你在定點構圖後就等著按下快門的時機吧…但有時候時機不一定會有,等不到只能改天再來了。拍風景就是這麼回事,“人事一定要盡,但成不成是要看天的!”。
步行下山時,雖然沒有了陽光,但在漫射光下,只要角度剛好對了,顏色的飽和度是增加的,反而拍出了嵐山的五顏六色。
下午的保津川真是熱鬧,沒有了強烈的陽光,反而讓增加了遊客划船的興緻。
如果想要享受最平靜的嵐山莫過於清晨。建議在吃早點前先延著保津川散步,有陽光也好,沒陽光也好,都可以拍出完全不一樣的嵐山,這時候的照片都會有種靜感。
早上的行程規劃:竹林小徑 → 常寂光寺 → 二尊院→ 祇王寺→ 天龍寺,剛好就是半天行程,可以在二點左右離開嵐山進入京都市區。當天的早晨雲多,光線變成了漫射光,所以在前面兩個景點你要有心理準備,取景並不容易,後面的就要看雲是否會散開了。
沒有人的嵐山別有一番風味
來嵐山,應該一定會去竹林小徑吧,但在這種光線下的竹林小徑只能說很無聊,不如預期就隨手拍一張吧,享受一下竹林內的清新空氣也是不錯的。
早上九點才對外開放,因為是一級賞楓景點,所以一早就有人在排隊了,我覺得提前十五分鐘來排就差不多了。
補捉大家拍照的一瞬間!其每個人眼中所見,認為美的地方都會不一樣呢…好聽叫主觀,不好聽就叫偏見,這不是很平常的事嗎?
讓大家看看漫射光下的常寂光寺。有時候即使你已經很盡力的去拍了,還是不盡理想。因為當你眼中所見的景色本來就不出眾,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相機並不會變魔術,頂多就是真實紀錄下當時的光影而已。
光線不好的時候,捨棄大景
利用中長焦段鏡頭將場景壓縮,將吸引人的顏色集中在一 起
常寂光寺往前走不到五分鐘,就可以到達二尊院。這時已是早上十點左右,風很大,天上的雲也動得很快,有時候陽光會從縫細中透出。這也造就了下一張,也就是我此行在京都拍到最滿意的照片之一。所有漂亮的照片,都是天時、地利與人的結合,缺一就是空門。
我們在陽光普照的時候來到了祇王寺
在光線好的時候,來到見頃的祇王寺,這就是天時與地利,剩下的就看你自己要如何發揮了!祇王寺旁也是竹林,高聳入天,我利用了超廣角的變形,增加了這個氣勢!祇王寺的整個庭院在陽光射入時,幾乎整個變成漫天的金黃色,非常壯觀!這時候反而不要急,好好的構圖,很有可能許多你滿意的照片就是在這種時候出現的!
“來天龍寺不能不拍曹源池”。如果有人這樣跟你說,那他什麼都不知道。所有漂亮的、有名的景點都有最適合拍攝的時刻,勉強不來的。我是十二點正午到天龍寺,這種時候我是不會去拍曹源池的,接下來看看我都拍些什麼吧…
中午是頂光,但冬天無論如何還是會有個角度。這時候如果是在摩天高樓聚集的大城市中非常適合在高樓巷弄中拍攝,因為只有這個時候陽光照得進來。一樣的原理,這時候去拍那些高聳的竹子、楓樹會有一樣的效果。只是這時候拍攝對相機 CMOS 的寬容度是很大的挑戰,畫質與相機的能力成正比。
天龍寺是我在嵐山的最後一個景點。接著就搭計程車回到了京都市區。飯店選擇靠鴨川旁,這是我去京都旅遊的堅持。對我來說,鴨川就是有種魔力,不同時刻的鴨川都很美…不知多少人在鴨川旁留下了回憶!
上面這個行程順序剛好就是個半天的行程。哲學之道並不是賞楓名點,反而在櫻花開時是必訪的。只因為我有早晨散步的習慣,而永觀堂在早上九點才開放入場,所以正好讓我在哲學之道活動一下筋骨。哲學之道也有楓葉,只是量不大,而且太早的時候陽光無法照射到,因此太早來這要有心理準備。
大清晨的陽光還未照入的時候,有時候反而可以拍出更多的顏色。
到達永觀堂的時候,正是陽光射入之時…
建議開門前半個小時就來排隊。雖然搶不到頭香,但已經非常的前面了,為的是可以拍到下一頁無人的 永生池,或是任何一處無人的景。因為這兒是賞楓的一級戰區,所以不用十五分鐘,裡頭就都是人了!所以其永觀堂並不好拍,但也不要太擔心,請跟隨著光影的變化構圖取景,不要讓人潮分散了你的注意力。
人在動但心要靜。人潮再多,你還是可以找到適合取景的角落或按下快門的時機,你眼裡看的是光,而不是人…
永觀堂的紅
永觀堂的角落
逆光的楓葉永遠也拍不膩!
一樣也是一級的賞楓景點,南禪寺無需門票,地方沒有很大,拍攝景點也不多,但需要的是耐心!遊客多,團客多,水路閣又非常有名,就看你怎麼去拍而已。
基本構圖技巧:框架
用不同的框,去框住不同的東西
小技巧:中央的分隔線、超廣角變形的應用、加上底部是暗的有助於畫面的穩定性與目光的引導!
逆光下的色彩!
拍攝時要思考逆光下畫面帶入陽光後對會色彩帶來的影響或增加的氛圍,是加分還是扣分?
順光
側光
中午過後,陽光不見了,京都被厚厚的雲層所覆蓋,清水寺周邊的二年坂、三年坂也被人潮所覆蓋。這種天氣,是旅遊攝影的天敵,天空一片灰白,光線沒有方向性。早上無論是順光、逆光、側光,都玩得很開心,下午就只剩下兩光。先放兩張最常被取景的環境照片,大家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遇到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接著會放上我如何去克服這種環境與光線的一些做法給大家參考。
還記得前面提過的嗎?沒有光,就不要拍大景,例如下面兩張圖…
小技巧:
- 構圖不要帶入灰白的天空
- 利用陰天的優勢:少了強烈的光影,會多了細節,多了色彩飽和度
- 利用中長焦鏡頭壓縮
- 利用大光圈製造散景
陰天下飽和的色彩 & 散景
陰天下飽和的色彩、細節與散景
中長焦來壓縮 & 以色彩為框架
最後,我隨波逐流,離開了清水寺,結束今日的行程。
天有不測風雲,雖然氣象預報跟你說的是晴天,但有時候現還是很殘忍的。今天的行程只安排了早晨的醍醐寺與下午的毘沙門堂。兩者皆為於地鐵「東西線」上,所以算是順路。在陰天的早晨到達了醍醐寺,雖然天氣很冷,心也很冷,但因為風大,天空的雲也一直在變化,所以心中還是存有一絲希望的。
陰天的日式庭園之美
既來之,則安之參觀一下日式庭園也是不錯的,抓緊著要訣,照片盡量不要帶入天空拍攝色彩飽和的主體。
後生可畏!
守得雲開見月明
時機的掌握
陽光終於透出!只是你望向天空就知道,可能隨時就會變天的。所以你要把握可以按下快門的時機!這時我會加快我的腳步,加快我構圖的速度,喝水與上廁所在這種時候是奢侈的。
從相機測光給我們的 ISO 值就知道當時光線變化的劇烈…從上一張的 ISO64 → ISO800。這是醍醐寺觀音堂後的一景…
無量寿苑
來到醍醐寺,除了弁天池,不要忘了它後面的無量寿苑,還蠻漂亮的!
進來這兒的人不多,算是小秘境吧…或許大家都被前面的弁天池所吸引,總是一堆人擠在那…
逆光的楓葉是會發光的!
注意到了嗎?這幾張照片都使用了包圍構圖
還有陽光的時候要多拍幾張!
我在陽光最強的時候,離開了醍醐寺!
從醍醐寺搭「東西線」回京都的路上就會經過 山科。下車後步行15至20分鐘就會抵達毘沙門堂門跡。這兒的紅葉非常的有名,所以小路上都是旅客與計程車。
其這兒最有名的是晚楓時紅葉掉落在地上後形成的紅葉地毯。今天下午是陰天,偶而飄點雨,但依然遊客如織。在這繞了一圈,似乎也無法等到更好的光線與拍攝情境,就早點回飯店結束今日的行程。
如果你不喜歡人潮紛紛的京都鬧區,可以在早晨的時候來到宇治。搭上京阪本線至中書島,再換上京阪宇治線,離京都約一個小時不到的車程,你就可以來到這個以抹茶聞名的小鎮。來宇治,不能不去平等院,所以今天早上的行程就是平等院、興聖寺、宇治上神社。
鳳凰堂
大家去平等院為的就是鳳凰堂。我想鳳凰堂已經被拍到爛了,這兒沒有什麼建議,早上是順光,下午可能有點逆光。我到的時刻有些楓樹還沒完全變紅,所以在色彩上比較不漂亮。早晨的風小,比較有機會拍到漂亮的水中倒影,要讓倒影更明顯可以利用 CPL。當時的光線對我來說太強了一點,所以會讓整體的立體感下降。
宇治川沿岸
除了鳳凰堂,也可以沿著宇治川散步,岸邊的風景是還不錯的。下圖看地上的影子就知道這是逆光拍攝,所以楓葉會亮起來,但這時你是絕對拍不出天空的顏色的。所以這時候我就利用彩色的楓葉當框,把大部份灰亮的天空都擋住了。
興聖寺
興聖寺本身倒是沒有什麼看點,比較有名的是要進入寺前的那條小路,兩側有許多的紅葉,形成一條短短的紅葉大道。
從空門看紅塵
宇治上神社
陰天了,是適合離場的時候了…
回到了京都市…雖然天氣不甚佳,但還是想在鴨川散步一下再回飯店。
鴨川就是會有一種莫名的引吸力!
大家會發現,我很少在拍夜景,因為我的夜晚幾乎都在吃飯喝酒中度過,這幾張都是走去餐廳的路上順手拍的。夜拍,一般來說少不了腳架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相機的IBIS 已經到了讓人驚訝的地步,只是若要認真拍攝,要求最佳畫質,我還是建議要上腳架。
沒帶腳架?要懂得利用防手震與路邊的欄桿!
在離開日本當天的早晨,到訪了以銀杏聞名的西本願寺。這兒離地鐵站都還蠻遠的,所以搭公車或計程車是比較方便的方式。當你在銀杏最黃的時候到來,那種臨場的感動是讓人很驚喜的,特別是遇上有藍天的時候,藍與黃的對比色造就了強烈的視覺反應!
嘗試框住眼前的美好
離開京都前的午餐…光線成就了美好的氛圍,為這次的賞楓之行劃下了一個美好的句點!
不知不覺,就要迎來 2024年的秋天了…這是 2023年的秋天之旅,照片是早就整理好了,只是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呈現與何時呈現出來。最後決定在今年的入秋之前,大家正是在計劃去賞楓之旅的時候發佈,或許對還在猶豫的人會有推波助瀾的效果。帶中片幅相機出門拍照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體積、重量、安全上的考量確會讓人卻步,更不用說使用上的不便,例如對焦速度與準確性,但換來的是極好的影像品質。這在風景攝影上面是非常占優勢的,這不是看了社群網路上的照片就可以理解的。當你在大尺寸高解析專業螢幕上看圖時,那種彷彿又回到原地的感動,所有辛苦都值得了!
這個遊記,除了介紹京都大家耳熟能詳的賞楓景點外,也解釋了許多照片當下拍攝時的構圖與對光線的想法,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大家不斷在詢問的後製問題。我所拍攝的照片 99% 都沒有經過複雜的後製過程,而且我後製的目的是在盡量還原我當下眼中所見之景,畢竟人眼才是終極的相機與鏡頭。
希望我寫的這一篇遊記對大家有所幫助,也祝大家拍攝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