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哈蘇發佈了 XCD 20-35E 這顆變焦廣角鏡,後面的 “E” 代表著 “Exclusive”,也表明了哈蘇對這顆鏡頭的定位。這顆鏡頭的焦段對應到全幅大約就是 16-28mm 的視角,不得不說,對超廣角使用者來說,這是一個很完美與方便的焦段。
這顆鏡頭重 805g,使用了77mm 口徑的濾鏡,所以不算輕也不算小,拿在手上久了你也是會感受到一定重量的,但因為在 1 Kg 以內,不會像 XCD 35-70 無時無刻都會讓人覺得手上拿了一個很重的東西。鏡頭設計方面,或許為了讓體積更小,不像 V 系列的鏡頭,對焦環可以前後推動來切換手動與自動對焦,讓另一個環可以手動設置成你想要的功能,例如可以更快速的改變 ISO 值 (這在街拍時非常的實用)。
從來沒有鏡頭在光學上是完美的,以前沒有,以後應該也不會有,下面三張是哈蘇提供的 MTF 曲線圖,其實在光圈全開下中央是真的很不錯,在光圈縮到 f8 時,中央與邊角表現都很平均,我想這也符合大家在拍攝時的需求,一般我們在光圈全開時通常也只要求中央的解像力,因為景深的關係,邊角通常是不重要的,除了銀河星空,也鮮少人使用大光圈去拍攝風景照。
在超廣角鏡頭,邊角失光造成暗角是很正常的,這通常不會對我產生困擾,因為會自然引導視覺至中央,我本身在後製時也幾乎都會加上暗角。XCD 20-35E 在光圈全開下, 20mm 時產生的暗角約有 2.5 stops,27mm 時約 2.2 stops,35mm 時約 1.5 stops。Adobe Camera RAW 推出的修正檔會大力修正暗角的問題與一些桶狀變形的問題,但我覺得有時候暗角的修正太過頭了點,所以是否每張圖都要套用修正檔就見仁見智了。下面兩張圖是套用修正檔前後的差別。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50, 無套用修正檔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50, 套用修正檔
解像力
我們接下來看看在實際拍攝下這顆鏡頭中央與邊角的畫質與解像力,以下照片都有套用 ACR 自動修正檔。例子一,代代木公園內的銀杏樹,對焦點很明顯是在樹幹上,所以我們主要是看中央解像力。因為景深的關係,圖片的左與右下角都不在景深範圍內,左上與右上有一部份葉子是落在景深內,後面的散景因為鏡頭散光的關係,造成不是很漂亮的散景。但中央解像力是非常非常驚人的,XCD 21/4 是無法辦到的。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30
中央
左上角
右上角
左下角
右下角
例子二,東京 Capital Hotel 飯店黃昏時拍出去的市景。這張我們看看在對焦於無限遠時四個邊角的解相力,這時候就沒有所謂的散景問題。可以看到,其實這種邊角畫質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嫌棄的了,我這顆鏡頭在最邊角的區域,有左邊比右邊畫質佳的現象。這種現象其實在近代生產的鏡頭中不算罕見,任何牌子的鏡頭都有出現過,與工廠組裝精確度、品管有關,不要以為鏡頭有多 exclusive or expensive 就不會發生。我手上的這顆雖然發生,但到目前使用上畫質都還可以接受,而且如果不是非常仔細的觀察,大多數人是會無視這個問題的存在的。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5.6, ISO64, 5.3s
左上角
右上角
左下角
右下角
例子三,新宿車站一景,使用 35mm 端拍攝,左下角與右下角的解像力非常的棒。我沒有故意把暗部拉出來,那會太不自然與產生不必要的雜訊與噪點,這不是在測試 CMOS,但即使是這樣,在亮暗部保留的細節是非常驚人的。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5mm, f8, ISO64, 1/100
左下角
右下角
抗耀光能力
因為這顆是超廣角的鏡頭,這個能力其實還蠻重要的。在拍攝風景照時,對著光源拍攝常常是無法避免的事。在這四個月的使用過程中,XCD 20-35E 保持著哈蘇鏡頭優秀的傳統,在耀光下的表現非常的好,極少造成拍攝者的困擾。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160
直接對著太陽拍攝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問題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5mm, f8, ISO64, 1/640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320
至於對著光源拍攝所產生的星芒,或許並不是大家所愛的樣子,但對我來說,星芒永遠不會是主體,所以我比較在乎的是逆光下畫質的減損。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5.6, ISO64, 1/125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125
只有少數的場景與角度,會有耀光產生的光斑出現,例如下圖所示的 visible artifacts。沒有一顆鏡頭能完全避免,一但產生,就看你如何去利用這種光學缺陷,轉變成優勢。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160
下圖的 visible artifacts 非常的輕微,很容易可以後製移除。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5mm, f4.5, ISO64, 1/125
這幾張真的是精挑萬選下才找出來的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7mm, f8, ISO64, 1/50
大多數情況的表現都會像下面這幾張照片。在這種狀況下拍攝的照片還要能保持成品的通透與立體感,一定要有極好光學品質的鏡頭才能辦到的。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5mm, f8, ISO64, 1/160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100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80
基本上,眩光對成像的影響已是非常的小了,你依然很容易可以拍攝出無論是色彩與光影皆對比強烈的照片。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100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60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25
Microcontrast / Sharpness
這個主題是可以很主觀的,就像整體成像的立體感,每個人的感覺總會有一些不一樣。我從下面三張圖來看這顆鏡頭的表現。這三張圖特別的地方就是它沒有一個真正的主體,換句話說,你拍的是整體的空間感。好的鏡頭要呈現出非常乾淨的畫面、色彩自然飽和、所有物體在畫面前中後的”距離”會讓人感覺非常明確、所有物體的輪廓都非常清晰,這樣就會造就出很好的空間感,這也是決定我喜不喜歡一顆鏡頭的最重要標準。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1mm, f8, ISO64, 1/125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5mm, f8, ISO64, 1/125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60
接下來的三張圖就有明顯的主體。這時候鏡頭中央的解像力就很重要,可以更加突出主體,如果沒有景深的要求,鑑於這顆鏡頭在大光圈下中央解像力會提升,這時使用比較大的光圈是明智的選擇,但若使用小光縮,必需要有一樣的效果出現。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5mm, f6.8, ISO64, 1/320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50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5mm, f8, ISO64, 1/45
接下來的三張照片,因為都是從下往上拍,所以比較難讓前後空間感出來,但你能夠感覺到銀杏葉並沒因此就”融合”在一起,這其實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25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80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5mm, f8, ISO64, 1/45
當然,有些技巧你可以使用,例如下面三張都是利用了陰影去包圍著主體。許多鏡頭就算你用上了一切技巧,立體感出不來就是出不來,更不用說單純只使用大光圈去創造立體感,這是最偷懶的方式,只是無法持久,那種照片看多了是會很膩的。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200, 1/200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5mm, f8, ISO64, 1/100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100
這顆鏡頭在拍攝風景上的表現比起在建築上來得好,在拍攝建築時你要特別注意透視變形的問題,太多的後製修正會嚴重影響邊角畫質。而且這顆鏡頭因為邊角有嚴重的呼吸效應,基本上讓 focus stacking 變成是不可能任務,這次的測試我沒有特別去拍是因為拿到鏡頭時就發現了,以後有機會再補上樣圖。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30
沒有腳架的情況下,使用最大光圈拍攝無限遠的畫面基本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當然,這時候你不能要求什麼邊角畫質,那個要在 f5.6~f8 才能得到很好改善。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3.2, ISO800, 1/8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6.8, ISO3200, 1/30
當你的畫面不需要大量修正幾何變形時,既使不使用 focus stacking,畫面的品質也是非常驚人的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125
拍攝下圖時光線已經糟到不能再糟了,這完全是利用鏡頭與相機 CMOS 的優勢才有辦法得到下圖的結果。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250
用這顆鏡頭拍攝人物就比較無法展現出特殊的優勢,需要利用許多一般拍攝人像的技巧去加強,這方面我就沒有特別測試了。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20mm, f8, ISO64, 1/125
使用心得
1. 無論是那個焦段,平均最佳畫質的光圈落在 f5.6~f8,光圈全開下邊角畫質不如中央畫質蠻多的,縮到 f8 時會有從邊角到中央最平均的銳利度。
2. 最大光圈為可用光圈,對焦至無限遠時,從 f3.2~f8 增加的景深不明顯,但縮小光圈可以改善邊角畫質,不建議使用超過 f11 的光圈,畫質下降明顯。
3. 中央畫質則在 f5.6 以前最銳利,可能是中片幅超廣鏡頭的標竿。
4. 對焦速度與 V 鏡相似,對焦準確率也與 V 鏡相似,不是會 100% 對在你想要的位置,重要照片請習慣性放大檢查。
5. 如果與 XCD 21mm 來比較,20-35E 的中央解像力是勝蠻多的,邊角因為散光嚴重,常常會不如 XCD21,但整體畫面的立體感與銳利是勝出的。
6. 鏡頭的設計不利於 focus stacking 的使用算是一大缺點。
Hasselblad X2D + XCD 20-35E @ 35mm, f8, ISO64, 4.8s
總結
XCD 20-35E 是市面上畫質數一數二優秀的超廣角變焦鏡頭,全焦段拍攝出來的畫面立體感強烈,顏色自然真實,抗耀光能力強,非常適合風景拍攝。
~ The End ~